全校參與模式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以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全校參與」模式是指學校政策、文化與措施三方面互相配合。

本校推行「全校參與」模式的措施
 

「全校參與」模式的特色

本校推行「全校參與」的措施

(一)




全校共識

全體教職員認同有責任營造一個共融的環境,以照顧所有學生的教育需要。

  • 小一學生按已有報告、二至三年級有學習困難或情緒問題學生,由課程組及班主任按之前一年學業成績及行為表現進行編班,避免把有學習困難或情緒問題學生集中於一班,施行全校參與支援。
  • 本校按校本原則,實施小班教學,把能力稍遜的班別分成不多於20人的小班上課。實施小班教學的班別為 4C、4D、5C、5D、6C、6D。C、D班上中、英、數、常、IT及導修的課堂時會分為三小組來學習,即C、D及S組,其他課堂會合班。

(二)


課程調適

學校會修訂或擴闊正規課程以迎合不同的需要。

  • 中、英、數、常各科設計分層工作紙,以照顧有學習困難學生的需要。
  • 老師可因應學生個別學習需要進行功課調適。

教學調適

採用多元化的教學技巧和輔助工具,以照顧不同的學習需要。

  • 老師採用多元教學技巧,如以多媒體、電子書、iPad及應用電子白板以增加課堂互動。
  • 課堂上多採用2人或多人小組,進行小組活動,以增加同學間互動。

教師協作

教師通力合作及互相支持,例如進行協作教學。

  • 全校中、英、數、常四科科任約每兩周進行共同備課,設計互動教學內容,討論每課的難點及教學方法,以提升學與教效能。

課堂管理

專責人員和教師磋商改善學習環境,例如安排協作教學,使全班同學受惠。

  • 普通話科除了科任外,特聘專科老師協作教學,帶領學生進行對話活動。
  • 英文科設外籍英語老師NET每星期和科任協作教學,以提升學生語音及口語能力為主。
  • 針對個別班級學生的學習困難及需要,安排協作教學,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全校參與」模式的特色

本校推行「全校參與」的措施

(三)






朋輩支援

策略性組織學習小組、朋輩輔導和朋友圈子。

  • 各科任普遍鼓勵能力較佳的同學協助成績稍遜的學生,例如:英文科在班內安排小老師以支援成績稍遜的學生,英語大使於早上課前到低小課室指導學生朗誦英語常用字詞;數學科有高小學生為低小背乘數表。家長伴讀計劃、言語小導師、讀寫小導師等均幫助低小學習困難學生學習。

(四)



評估調適

調整評估方法,使學生都能展示學習成效。

  • 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為個別有特殊需要的學生進行評估或複核評估報告。有需要時,學校會按報告建議為學生提供考試調適。
Top